a.jpg

學習是一種習慣,不學也是一種習慣;因時制宜的改變,也是一種習慣,故步自封的不變,也是一種習慣。這部片子讓我看到一位堅強的母親,對於自小即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註)的小孩「可汗」,她展現了超人一等且永不放棄的教養方式,為了讓不適合在一般學校中就讀的可汗能繼續求學,於是她費心積極的找尋名師來單獨教導可汗,讓高智商的可汗得以充分發揮他的長處,並從日常生活中建立了讓他突破天生疾病限制的種種好『習慣』,真的是「教養,無所不在」,卻也讓可汗逐漸邁向積極樂觀的正常生活。

在可汗小的時候,其實是無法與人親近,甚至連媽媽的擁抱,他都無法接受!包括非常討厭「黃顏色」的物品、也不敢直視他人的眼神、更別說碰觸到身體...而這位堅強的母親一直認為她的小孩沒有問題,也很努力的嘗試與小孩溝通的方式,不斷的嘗試給他愛與擁抱,於是很辛苦、很辛苦的點點滴滴建立起分享彼此情感的『習慣』。漸漸的…他習慣拿顆石子在手心轉呀轉、或是抓扯髮絲,經由這樣的動作,能安撫他的內在世界,也能夠幫助他思考。雖然他講話不流暢,但是他能將他豐沛的情感流洩於日記上。

 

當年幼的可汗,在陽台玩耍...卻看到屋外因宗教戰爭,而發生的暴力事件,不知覺的學起了那些謾罵的不雅話語,她的母親藉此教導他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宗教的本意是好的,不管是印度教、還是穆斯林,都不會要人類這樣的打打殺殺...但是這世界上卻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做好事的好人,一種是做壞事的壞人,沒有其他的了。」

這個論點的『習慣』養成,也同理證明在他日後於喬治亞州所遇到的一對心地善良的黑人母子「珍妮媽咪」,尤其是在教堂的那一幕...當小鎮居民為了悼念在伊拉克戰爭而罹難的家屬時,珍妮媽媽將可汗的繼子「薩米爾」的照片一同放在那些罹難家屬的照片旁邊,並一起透過歌唱表達他們對逝去親人的追思與祝福。當兩個不同種族、不同宗教的人融合在一起,在這當中只看到人類彼此間最單純的愛,也是非常溫馨感人的時刻。可汗媽媽的用心,因而建立了可汗真純的信仰:「仁愛,不是以膚色,而是以行為判斷。」

 

     c.jpg

 

當母親去世之後,可汗在弟弟的幫助下,移居美國,跌跌撞撞的展開新生活。後來他在美髮院推銷保養品時,很幸運的遇到了一個美麗開朗的單親媽媽「曼迪亞」,最後突破了種種宗教的限制及家人的反對...他們終於結婚了,也如可汗答應媽媽的,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h.jpg

 

但是在2001年9月11日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恐怖攻擊行動之後,卻也改變了他們原本幸福的命運!

因為布希政府在911事件後,制定了「愛國者法案」,擴張國家權力,進而促使美國民眾在這種近似犯有政治陰謀的愛國主義驅動下,誤把回教徒當成仇恨和洩憤的目標。不管是長得像中東裔的人,或名字中有「可汗」的人,甚至是走在路上戴著頭巾也會被誤認為是回教徒,因而遭到暴力對待及言語羞辱!更促使可汗的繼子「薩米爾」在學校裡,成了同學霸凌的對象!因為他們的婚姻,而讓薩米爾的名字裡有了「可汗」二個字。最後薩米爾竟遭同校學生暴力加害,而死於社區的足球場內。

 

     f.jpg

 

妻子曼迪亞無法承受喪子之痛,進而情緒崩潰,甚至也遷怒到傷心的可汗,認為是可汗的穆斯林姓氏害了薩米爾死於非命。情緒失控的曼迪亞竟然要求可汗離開家裡,甚至要他去找美國總統,告訴總統說:「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份子」。於是單純的可汗,很認真的橫越了整個美國、展開一段漫長的救贖旅程。

片頭即是他踏上旅程的開始,卻因姓氏與膚色在機場遭到航警人員相當不人道的搜檢。有著社交恐懼的可汗,卻需面對這樣的搜檢,看到被翻的亂七八糟的行李、還有已錯過的班機...甚至於,他已沒有錢可以再買另一張機票了!!這種不平等的人權待遇...發生在高喊自由民主的美國,真的是一大諷刺!也讓人不禁提問:穆斯林在美國是否有人權可言?

     g.jpg

 

當然在可汗自小單純的想法中,只有善與惡、好人與壞人,根本就和宗教、種族、甚至姓氏...都沒有關係。他以自己的回教身分為傲,他相信教義中「人性良善」的一面,至於那些種族恐怖主義,是他完全無法理解的。而這部電影排除各項政治種族的雜因,藉由一個心智單純的自閉症回教徒...他純淨的想法,來反思911後不安的美國社會。

 

      d.jpg


雖然後半段有些不可思議的情節,但是我喜歡這部片子的勵志面^^

 

尤其是前半段,可汗從小跟母親相處的點點滴滴,讓人感受到就算是天生的疾病,只要有心克服,一樣可以快樂積極的生活著,如同比爾蓋茲說的:「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適應它~」也感動在一個偉大母親的辛勤付出,讓一個天生有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小孩,能夠正確的清理心靈垃圾,用知識擦亮眼睛洞察是非,用理論指導自己不走偏路,而邁向真正的人生道路。

令人感動的一句話,也是可汗的深刻感言:「家庭不是依血緣關係,而是愛~~」

     e.jpg

    

註:「亞斯伯格症候群」是神經發展障礙的一種,英語Asperger Syndrome,簡稱AS,又名阿斯伯格綜合征或亞氏保加症,是一種泛自閉症障礙,其重要特徵是社交困難,伴隨著興趣狹隘及重複特定行為,但相較於其他泛自閉症障礙,仍相對保有語言及認知發展。在外界一般被認為是「沒有智能障礙的自閉症」,在統計上,有許多科學家和數學家也都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如有些工程師跟科學家醉心於重複外人看來極端沈悶的技術細節,對於跟人相處卻很不在行,甚至笨拙,因此被認為可能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劍橋大學的心理學者甚至主張愛因斯坦跟牛頓也都有此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pos5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