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  

「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而不幸的家庭,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苦難!」           

                                                                                  電影:刺蝟的優雅

 

有一種情感可以相通、更甚的是有一種生命可以相連,幸運的是您可以找到與您頻率相同的人嗎??當您即興的說出:「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能有人馬上接著說:「而不幸的家庭,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苦難!」嗎?

「刺蝟的優雅」讓我看到了三個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不同年齡、性別,但三人卻交流著靈魂共譜的美妙樂章,一點一滴的感動其中,令人非常羨慕、也極度欣賞著

 

* 先看【以下電影中,小刺蝟與大刺蝟在世俗眼光下的生活

 

    G1

小刺蝟 - 即將12歲的芭洛瑪:出生於富貴家庭,住在巴黎左岸葛內樂街的高級公寓裡,雖然在一般人的眼中她是幸運且富有,但思想早熟她,卻痛恨自己未來不會改變的命運,就像金魚困在魚缸裡度過無意義的一生。如同她所看到的大人們,在形同玻璃缸的世界中,庸碌的過完他們看似光采耀眼的一生。於是她拿著攝影機到處拍攝、並加以評論,想要留下一個紀念作品,且計畫在12歲生日當天,結束自己的生命!!



    G4

大刺蝟 - 54歲的中年女門房荷妮:是個不修邊幅、且身材矮胖的門房,每天孤獨平淡的生活著,陪伴她的只有一隻慵懶的胖貓。雖然她的外形不討人喜愛,冷酷的個性也讓人無法親近,但她卻是個盡責做好門房工作的人。

 

 

這樣的二個人,默默地隱藏在世俗的偽裝之下,只要能暫時遠離庸俗的群眾,便能藏身於自我所築造的天地之間,那樣的遺世而獨立,且不為人知的過著細膩、靈動、優雅的生活

 

我非常欣賞荷妮的智慧,像個大隱隱於市的智者,雖是個卑微的門房,但在每天盡責的工作之後,便藏匿於自己的秘密書房中享受古典文學的洗禮、及藝術電影的陶冶,也懂得在休息片刻時,慰勞自己美味的巧克力,用心享受當下的愉悅時光。但在平時,為了與這個繁華的世界共存,她用一種極其低調、平淡、且樸實的態度隱匿於市井之中,排除嘈雜的干擾,淡然處之;而在自己隱密的世界裡,她能自得其樂,且不斷地豐富了生命、也提升了心靈層次,在她超然獨立的眼神裡,默默的看著這些高級住戶們的虛榮勢利、浮華虛偽

 

我也欣賞巴洛瑪的聰明早熟、有自己的想法。雖然她身為富家女,卻不迷失在這優渥的環境中,小小年紀便能看穿這權貴世界裡的虛幻假象,進而追求個人更高層次的心靈生活。尤其是她的隨手錄影,進而對每個人的直言描繪,那麼真實的批判與自我省思,讓人激發出很多不同的思維。

 

     G5

 

有一天,公寓住戶中某位名人過世後,新入住了一名日本房客「小津格郎」(伊川東吾.),當 房東 太太帶著他四處拜訪介紹新環境時,因突然提到了之前過世的房客,而 房東 太太便不由主的隨口讚美著說:「那是幸福的一家人啊~」

而荷妮卻接著說:「幸福家庭,彼此都很相似。」

 (這句話,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應該是不解?甚至不會再往下聯想到什麼但是

具有深厚文學底蘊的小津格郎卻接著說:「而不幸的家庭,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苦難。」

 

就這樣地,將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的開場白:「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而不幸的家庭,卻有著各自不同的苦難。」給完整的組合在一起了!那種心靈契合的悸動,當下就只有這二個素昧平生的人懂得這份陌生靈魂相連深觸的震撼。而高貴富有的 房東 太太是不懂的!

 

     G6

 

我深深為荷妮的書房所著迷,看的出來是真正愛書人的書房,而不是那種用來裝飾的高貴書房。雖然滿壁斑駁、多數暈黃的平裝書,但是光看她靈巧的取書檢閱,就可以知道書本的價值已熟讀深植她的靈魂深處!!精裝與否,就根本一點也不重要了!

 

也難怪這位聰慧的小女生巴洛瑪會很好奇荷妮的隱密小書房,漸漸地由好奇轉為崇拜、欣賞,甚至還為荷妮與書房畫出了一張立體拼貼浮雕畫(老實說,她畫的真好啊~線條簡單、意象深遠)後來,當她跟父母鄭重的說,她覺得荷妮是她見過最優雅的人,因此她計畫長大後「也要當門房」,豈料她的父母卻敷衍著她說:「好的,我們將盡全力栽培妳當門房。」(為什麼我會說是敷衍因為看到最後您會發現,她的母親連荷妮是誰?都不知道?!)

 

     G3

 

法國導演Mona Achache執導的「刺蝟優雅(Le hérisson)」,改編自法國知名小說家Muriel Barbery的同名暢銷書「L'Élégance du hérisson」,改編的真好、拍的更好,好喜歡這部電影喔^^ 尤其是這句「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而不幸的家庭,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苦難..Happy families are all alike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這是來自於法國大文豪「托爾斯泰」的書「安娜卡列尼娜」的首頁語,一直非常喜歡這本書,卻沒想到在「刺蝟的優雅」這部電影中,導演非常巧妙的運用上了這段話,而這本托爾斯泰的書在這部電影中佔了很大的分量,甚至連貓的名字:列文與凱蒂,也是「安娜卡列尼娜」中代表著『幸福』的人,我想除了主人翁深藏不露的豐厚文學底蘊外,應該也是主人寄情予貓兒的幸福期待吧

 

在當時,托爾斯泰因為痛恨貴族與軍人階級的虛偽腐敗,再加上自身婚姻的無奈,也讓他徹底體悟到愛情與婚姻終究是兩回事。於是他開始著手寫書,書中極盡寫實的描述貴族社會之虛偽腐敗,而主角「安娜」一名美麗女子的不幸婚姻生活,當她勇敢面對自己的感情時,卻不被當時的社會所容許,以致最後自殺身亡。

 

寫這書時,托爾斯泰已四十五歲,並育有四名子女,而這本書浩浩蕩蕩的寫了四年,從四十五歲,寫到四十九歲,在這四年當中,他更是經歷了第五、第六個孩子的出生與夭折。於是透過這本創作書,讓我們可以看到托爾斯泰並沒有完全沉溺在自我的悲傷之中,反而擴大了自我的關懷視野、更躍升了自我的心靈層次。因此,他在書中第一段寫著:「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而不幸的家庭,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苦難。」沒想到細膩驚人的寫實程度,竟然讓這本「安娜卡列尼娜」成為當代一部血淋淋的婦女問題小說、同時也是一本社會正義小說。我感覺這本文學名著對法國知名小說家Muriel Barbery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

 

我特別感動於「刺蝟的優雅」中,荷妮、小津格郎、巴洛瑪三人心靈交會的時刻,從「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再到馬桶播放出莫札特的「安魂曲--受刑之徒」、甚至是小津安二郎的電影「宗方姐妹」、亦或是小津格郎與巴洛瑪在棋奕中的日文對話,那種靈魂共譜的樂章、讓人深深共鳴、也讓人感動到無與倫比

 

     G2

 

 雖然看到荷妮的人生正要走向幸福的彼端,卻突然遭逢意外!(老實說,我還真的很不喜歡荷妮被車撞到飛起來的畫面,頓時覺得恐怖指數迅速爆升!難怪俗語說:你永遠不知道是明天先到?還是意外先到?)荷妮的驟逝,也讓這位一心想在12歲生日時,自殺了斷的巴洛瑪,霎時身臨其境的感受到「死亡」就是這麼一回事!!也讓她開始思索,該珍惜生命、且好好把握活著的每一刻。

 

 

刺蝟的優雅,讓我想起了海明威的:「勇氣,就是『高壓下的優雅』(grace under pressure)。」

是的,優雅是一種修養,但卻很容易偽裝。若要分辨真假優雅,就需要高壓的考驗。因為在天下太平之時,絕大多數人都能保有相當程度的優雅;但是一遇到天下大亂時,要仍舊保有優雅,就相當不簡單了!

 

如同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一書中那位與鯊魚搏鬥的老人,能一息尚存是靠著堅強的信念,所以能在高壓中守住一己之尊嚴。很喜歡、也贊同這句話『人可以被毀滅,但是不能被打敗!』因為有尊嚴地被毀滅,與自暴自棄地被打敗,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啊~

 

一直認為生命的精彩不在「長命百歲、無病無災」,因為人生就像是一場尋寶遊戲,寶藏並不是在終點站,而是在過程中的時時刻刻,尤其是人生旅程中所邂逅的各種人事物,若能有激盪出充滿智慧光輝的另一番作為,就值得了能用心的活過、精彩過,其實人生就沒什麼遺憾了!而生死也就更應該豁達開朗,不是嗎?

 

 

讓我聯想到電影『魔球』中,Billy Beane犀利的使用「創新思考」來=> 改變遊戲規則,讓既定規則不再是規則,真讚~也同時證明了理性科學的重要性,並重新給予那些投球姿勢怪異、或手臂曾受傷、年紀過大、外貌或私生活不佳....等的選手們,再次登場的翻身機會。更顛覆了以往的球員選秀規則、並破除球團對明星偶像的追崇,不再以個人的實力做標準,轉以著重選手的特質;而讓選手們都明白自身在球隊中應該扮演的角色,將個人所長充分發揮到最高點,再加上互補作用的佈局,讓一支爛球隊,搖身一變而成破紀錄的勝利團隊。尤其是片尾那位小女孩用其稚嫩的童音…唱起The Show來鼓舞她老爹Billy Beane,一字一句、清新感人~~

老實說,比起技巧純熟的原唱者Lenka還要吸引我~看著、聽著、就不知覺的就跟著Billy Beane淚眼婆娑了~

… … … …

I want my money back

I want my money back

I want my money back(我要讓我的人生值回票價)

Just enjoy the show(盡情地享受人生這齣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pos5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