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消費與儲蓄,猶如一枚硬幣的兩面。只有這兩面和諧發展,才能促使經濟發展進入一個良性迴圈。然而金融危機的深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全球儲蓄與消費關係的失調。在全球經濟不平衡的現象中,有一個很明顯的不合理特點,就是收入相對較低的國家儲蓄率高,而發達國家的富裕人群卻過度消費。因此在金融海嘯的危機之下,針對以下幾個國家,由他們所反映出的消費與儲蓄,對經濟復甦所產生的影響來做一個探討

 

 美 國

 

自由女神.jpg


以往美國人不愛存錢,甚至借錢消費,儲蓄率經常是負的。但是,在金融海嘯之後,美國人怕被裁員,不安定感升高,也開始存錢了!2008年初,經濟剛出現衰退時,美國民眾的儲蓄率幾乎是零,經過一年多的震撼教育,民眾已不敢再亂花錢了。根據美國商務部公佈的數據顯示,五月份美國民眾儲蓄率高達6.9%,繼三月的4.3%和四月的5.6%後,創15年來新高。但學者們預估,若儲蓄率持續升高,將導致消費支出下滑,阻礙美國經濟復甦。

因為隨著儲蓄率節節升高,可能產生經濟學家所擔心的「節儉的矛盾」,而過去十年美國的平均儲蓄率僅1.7﹪。儲蓄率增加,雖然可以協助民眾整頓財務和償還債務,但如果全體民眾快速增加儲蓄,可能導致衰退加深,傷害所有增加儲蓄的民眾,因為當所有民眾增加儲蓄,零售、百貨業者的業績變差,消費市場缺乏動能,企業主最後得減薪裁員,受害的還是廣大的民眾。

所以,過去有很多人將美國的低儲蓄率歸結為美國人的過度消費,認為美國的過度消費是導致次貸危機的根本原因。而且他們的「信貸便利性」讓美國居民可以用比較低廉的成本借到錢,就不必在當期的可支配收入裡留存更多的儲蓄。

因此,全球前四大經濟體中,美國的儲蓄率是最低的,低於日本、德國,更低於中國。只有美國的經常項目是長期赤字,其他三大經濟體都是長期順差,也就是說,只有美國在吸收和佔用別國的儲蓄,用它的消費推動全球的經濟增長。

     

 澳 洲 

 

雪梨.jpg


在這波全球經濟危機中,僻處南太平洋的澳洲逃過一劫,在今年第一季經濟仍成長0.4%,但其中的原因可能得歸功於低儲蓄率、低度競爭的銀行體系以及對礦產和農業出口的重度倚賴。

澳洲的前央行總裁「麥法倫」曾點出,低儲蓄率和不夠積極的銀行,反而有助於澳洲躲過全球金融風暴。而這原本應是澳洲的弱點,但澳洲卻因此而獲益,因為澳洲長期實施所謂的「四柱」(Four Pillars)政策,禁止當地的四大銀行遭併購,這原意是要強化銀行間的競爭力,後來卻演變成四大銀行的寡佔局面。因此四大銀行長期的壟斷國內市場,在缺乏競爭下坐享高獲利,所以並沒有走上外國銀行競相追逐的高風險路線。

而澳洲去年的儲蓄率也只有1.4%,像這樣的低家戶儲蓄率,使當地銀行沒有太多的存款可以進行海外投資,而當時資金充裕的歐洲各地銀行,正積極的購買次貸結構債,因此存款不多的澳洲銀行反而沒有受到次貸風暴的影響。

經濟學者哈波曾取笑說,澳洲銀行就像住在沒電房屋中的老人,自誇從來沒被電過。但現在笑得最大聲的,正是從金融風暴中全身而退的澳洲銀行。

 


 中 國 


紫禁城.jpg


雖然中國GDP總額達四兆美元,在全球已是坐三望二,但卻是個「藏富於國」的國家,而「非藏富於民」,縱然外匯存底達二兆美元,但人民的工資非常低,再加上中國政府為了藉由弱勢的貨幣政策來帶動出口,刻意將人民幣維持在一設定的低點,在壓低工資、剝削勞力、貨幣又不升值的情況下,一般老百姓忙了一輩子也無法累積財富。

以去年來看中國「平均每人GDP」僅$3,315美元,而日本是$38,559美元;泰國為$4,115美元,都還高於中國;甚至連馬來西亞都有$8,141美元;而全球平均每人GDP為$9,071美元,中國連四成都不到,仍屬於低所得國家。因為中國目前仍以出口、製造業代工為經濟發展導向,人民大多透過代工來賺取辛苦的錢,若不能改變經濟結構,慢慢轉型成為內需、服務業為主,等於其製造的商品只能往其它國家賣,如此一來中國很難成為像美國這樣的世界經濟龍頭,所以說中國是「世界工廠」而非「世界消費市場」。

根據中國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首屆全球智庫峰會中的發言,中國的儲蓄率從1992年的36.3%,逐步上升到2008年的51.3%,不到20年上升了15個百分點。整體而言,亞洲國家的儲蓄率均較高,而歐美發達國家的儲蓄率則處於較低水平。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人民有節儉的傳統,比歐美發達國家更懂得節省,這似乎已經成為大眾的常識。因為未來收入存在不確定性,未來支出(包括基本的生活保障、基本的醫療需求等)也都存在著不確定性。無論是收入還是支出,不確定性越強,儲蓄的意願就會越高。

而中國人「消費」觀念薄弱,由來已久。中國人不熱衷消費,而熱衷存錢,來自於長期形成的不安全感。中共政治運動不斷,造成民眾歷史性的不安全感。況且,今日中國,貧富對立,富人更富,窮人更窮,社會迅速走向兩極化,使民眾充滿對未來的不安全感。表面上看來,中國人比以前富了,然而越富卻越不敢花錢。中國經濟,慣稱「高速增長」,而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卻一直面臨「內需不足」的尷尬。在這個號稱「世界最大的市場」裡,中國人的消費率卻遠遠低於世界水平,竟低於世界平均消費率的20%!等同於非洲窮國的消費率。

中國與發達國家消費率差距如此之大,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一般都建立了完善的風險分散機制,即包含醫療、養老、失業、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福利與社會救助制度的社會保障體系。這種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分散了消費者面臨的收入與支出風險,降低了不確定性程度,解決了消費者消費的後顧之憂。同時,發達國家都建立有完善的金融市場。當出現預期之外的支出時,消費者可以通過借貸來平滑消費。因此,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消費者進行預防性儲蓄的動機很小,從而在宏觀上就表現為居民消費率較高而儲蓄率較低。

如果有那麼一天,中國民主與法制健全了,社會安全有保障了,老百姓也想通了,把儲蓄率和消費率顛倒過來,中國經濟將肯定加倍成長。

 


 德 國

 

慕尼黑.jpg


有「世界出口冠軍」之稱的德國,憑藉其強大的出口訂單,經濟一直在歐盟「獨領風騷」,其對外貿易額佔GDP的47%。相比歐洲其他國家,德國經濟對出口的依賴非常明顯,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增長模式。由於對外國市場的依賴,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經濟也遭遇了罕見的寒流侵襲。德國出口產品的構成裡,出口主要集中在汽車、機械和化工領域,份額和增速遠遠大於服務類消費品,這種情況加大了德國經濟的波動性。當主要貿易夥伴經濟出現問題,德國經濟就馬上「過敏」。然而德國卻是歐元區經濟回暖最快的國家之一,在8月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德法兩國經濟率先轉入正增長,第2季度GDP季率均增長0.3%,超出人們預期。正是在德法兩國的帶動下,有數據表明,歐元區經濟可能會在第3季走出衰退。正因為此,經濟學家隨即上調了歐元區今明兩年GDP增幅預期。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6月份德國工業訂單繼上個月增加4.4%之後再次增加了4.5%。其中,來自國內的訂單僅增加0.2%,而來自國外的訂單強勁增加了8.3%。

很明顯的可以發現德國國內市場內需不足,是該多消費、少儲蓄。但德國人一直都有「節儉和儲蓄」的傳統,這是因為德國人喜歡實實在在地擁有金錢,這與他們腳踏實地的民族性格有關。而且絕大多數德國家長會從小時候開始以零用錢來培養小朋友的理財觀。此外,很多家長還鼓勵孩子在銀行開設賬戶,讓自己的孩子和親戚朋友的孩子進行儲蓄競賽。德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最近就兒童零用錢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79%的德國兒童零用錢有節餘,平均每人的儲蓄額為750歐元,這主要歸功於家長對孩子進行的理財指導。德國人與中國人相似,愛儲蓄,不愛借貸。所以美國人熱衷的信用卡消費文化,在德國一直熱不起來,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七月份的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德國決定在憲法中增列「平衡預算憲法條文」,可想而知,一般德國人主要不是從經濟角度看待債務,而是把它看成「道德問題」。不久前,德國新聞雜誌明鏡周刊曾刊登一篇饒富興味的報導,探討德國年輕一代,其中一位主角是借了一點錢創業的年輕女性,結果她的公司很成功,她開始迅速的償還貸款,並且還說「她對舉債感到丟臉」。德國人厭惡負債的心理這麼普遍,真的很獨特的民族性!很多德國人認為即使能妥善的運用負債,負債在道德上還是令人討厭的。他們認為金融危機主要是英美資本主義的道德危機,因此平衡預算憲法條文和經濟無關,是道德之戰,但這種心態卻是德國、歐盟和全世界目前最不需要的東西。

所以出口超旺,但內需超冷的德國,如果可以擴大消費,必能促進經濟的增長。

 


 日 本

 

東京鐵塔.jpg


從1970至1990年代,雖然日本經濟處於緊縮,但消費者熱愛名牌精品,如LV手袋與Hermes絲巾。人們的精品花費幾乎與假期旅行支出額相同,有些人為此花的錢甚至與餐費或房租一樣多。雖然自1990年代初期開始,日本經濟陷入失落的十年,但消費能力依然驚人。2008年金融海嘯狂捲日本,使日本好不容易在快要脫離失落的十年長期經濟蕭條夢魘之際,乍露曙光的巿場經濟卻再度瞬間冷卻。此波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不僅促使日本消費者再度緊閉荷包,也改變了日本人的消費習慣,更因種種新時代社會環境的變遷因子,在日本消費者心中衍生出許多新的覺醒思維,開始形成「拒絕消費」的族群,開啟日本消費者消費態度解構再建構的路途。在此波消費者行為模式的大幅度轉換期中,需求的緊縮勢必帶給供應端大幅衝擊。

造成日本節儉現象的主要因素,是高達40兆日元的「通縮差距」,意即需求比生產還少40兆日元。在此情形下,企業雖降價促銷,卻仍然虧損,只好資遣員工。下降的就業人數意味著需求下降,因而形成惡性循環。悲觀的經濟前景也是鼓勵消費者節儉的因素之一。日本失業率上升至5.7%新高、政府退撫體系負擔沉重,公債發行又急速上升,在在使人們對經濟前景信心薄弱,而使人們傾向於儲蓄,而非消費。雖然現在民主黨打算透過減稅與補貼來加增加家庭可支配支出,但經濟學家認為,在削價競爭的環境下,通縮週期很難就這樣打破。

而就一般消費意願低落的主因多數是受景氣局勢惡化、收入減少等因素影響,使得消費者重新規劃支出。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社的調查,2009年日本夏季積效獎金平均發放金額較前年減少15.2%。減少幅度是自1977年以來,第一次出現二位數減少的情形,顯示收入減少的確直接連結至抑制消費。因為消費者已開始意識到購買的物品是否是生活中實際需求,更開始思考「購買」的真義。顯現出日本消費低迷的原因除了接連發生的原油危機、金融危機等大經濟環濟的衝擊,其中並夾雜新世代社會環境的解構與融合,使日本人開始深刻反省己身的消費行為。而消費者的覺醒過程中,帶來的衝擊不再只是克制消費慾望、不買東西如此簡單,對於「消費」的真義,漸漸從意識上產生變化。下圖為日本消費者覺醒的驅動因素:

 

                日消費.JPG

因此,日本新時代的消費觀,充滿對過去奢華消費的反動、綠色消費意識的高漲,當消費者開始否定消費行為時,企業要如何求生呢?被解構後的消費者行為,在價格中游離,堅守商品品質以及商品耐用性,同時又要考慮環境的負擔、考量丟棄成本。如果誰能洞悉消費者的心,為消費者解決難題,便能搶下巿場。拒絕消費的巿場趨勢成為一場消費者與供應商之間的拉距戰,考驗的是製造端、品牌商、通路商對巿場的掌握度。

現在,日本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被稱為「草食男女」,因為他們生長的日本歷經泡沫經濟破滅、神戶大地震、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9‧11事件、金融風暴等,所以他們的消費已傾向保守,雖對汽車等高檔商品神往不已,但花錢已較為謹慎。甚至不買衣服、不旅遊,也不在外吃飯。原因是對未來感到不安,而不自覺的產生自我防禦,儲蓄風便在這個年齡層流行著。根據日本廣告界電通集團旗下市調機構M1.F1綜合研究所報告,日本首都區20-34歲年輕人,在去年7月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中,年輕人將60%以上的錢用於儲蓄,且儲蓄的一半沒有使用計劃,就只是儲蓄而已。他們幾乎一致的觀點是,因為對未來感到不安,所以要存錢。是為了「自我防禦」而控制消費。但是,過於缺乏慾望並不是好事。如果今後日本的年輕人被茫然的不安所束縛,在消費上無動於衷,那麼,想要透過「擴大內需」來實現經濟復甦,就會成為「紙上談兵」。

 

 

 省 思

 

事實上,儲蓄增加是好現象,台灣過去的經濟奇蹟也是來自較高的儲蓄率,蓋因若能將剩餘的儲蓄化為有用的資金,亦即將儲蓄性的資產轉化為投資性的資金,則對於國家的經濟發展是很大的助力,然而,農業社會的高儲蓄率固然對經濟的轉型有重大的影響,但在現代化的工商業社會中,若儲蓄性偏高,則表示民眾對未來缺少了安全感,對於整體經濟、政治環境、就業市場、物價變動、利率變化等,都充滿了不確定性,並反映在消費行為上,這種偏高的儲蓄率雖然也表示已具備多元理財的觀念,但對於國內的經濟發展並非是一項利多因素。

而在經濟危機的風暴下,不管是台灣,或是其他先進國家,都將消費視為刺激經濟的良方,但多消費就能振興經濟嗎?雖然現代人用錢消費是無法避免的經濟行為,真正的問題在於「過度」的消費。在食物和工業製成品上的過量的消費,背後代表的是大量的能源使用和原料採擷,即使所有的工業製品都是所謂的環保產品,即使所有的食物都是有機食品,過度的製造和消耗這些東西,仍將造成環境的危害。

所以說,經濟不景氣雖是危機,但某種程度也是契機。各國政府應該要謹慎思考配合適當的產業轉型和勞工轉業政策。該做的不是盲目的消費,而是學習如何聰明消費,讓消費不要造成地球的環境更形惡化,讓消費來形塑更永續的經濟發展。好好規劃我們的儲蓄與消費,讓儲蓄與消費發揮聰明的作用。

 

參考資料:
紐約時報/
經濟日報/鉅亨網/國貿局網站
聯合新聞網/北京新浪網/中廣新聞網
中時電子報/&上課筆記

 

 

 

    在此分享日前剛做完的報告~~

接下來~ 我可以放鬆幾天...看看電影...看看閒書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pos5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