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澳海灣1.JPG 

 

這是很久以前,發生於座落在台北火車站前,名聞遐邇的希爾頓大飯店,建築初期的故事。

 

有一個記者訪問那些正在工作的工人。

「對這個工作你的感想如何?」首先向一個年老的工人問道。

「沒什麼?辛苦工作了整天,領工資回家的時候,能夠買一瓶酒喝喝就好了。」年老的工人愛理不睬地說。

 

再訪問另一個中年工人。

「有工作做還算不錯,但是跳舞比工作更有勁。」接著又說:「馬馬虎虎啦!一天很容易就混過去了。」這位工人眨眨眼笑了一下。

 

第三個訪問的是一位正在默默工作的年輕人。

「我覺得這個工作很有意義。」

「為什麼?」

「你看!我正在挖土,這個地方將來會成為全台北市最高的大飯店,屆時將有世界各國的觀光客會住在這裡,我在這樣偉大的建築物裡工作過,是不是很有意義?將來甚至還可以向孩子們誇誇口呢?」年輕人滿懷信心地說。

 

這是很多人都聽過的一個小故事,同樣的問題,同一個工作環境,領同樣薪水的人,對工作的意義和看法,就是有如此的差別,由此看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哲學和觀點,只不過其成就有別罷了。

  

           

  

相信每一個人在唸小學時,必定都寫過「我的志願」這個作文題目。長大後,有多少人的工作是跟小時候的志願一樣呢?

長大後的價值觀肯定是不同了!很多人會將工作的價值放在單一角度來衡量,從年薪、股價、職稱,來衡量彼此的身價。因為,社會上的價值判斷,一向習於以一個人的職業作為依據。但也有一些人會選擇與興趣相投的工作,但不一定溫飽!可能很冒險、或許有前途、有發展,但誰能一眼看穿未來呢?相信郭台銘當初在草創鴻海時,也沒有料想到會有現在的成果。而殷琪當初決定要踏入這種投資金額極其龐大的高鐵BOT案時(Build-Operate-Transfer,指由民間投資興建與營運,並於特許營運期滿之後移交給政府),她應該也沒料想到日後的發展會是如此的困難重重!!

 

 

曾經看過一些報章雜誌上的統計數據,一份工作要做到有意義,或者是成功,至少要十年以上。

李安拍電影拍到第幾年才知道電影適不適合他呢?

我想最起碼是十年以上了。

王建民打棒球到第幾年才知道棒球適不適合他呢?

也同樣也是十年以上了喔。

 

如果一個人能忠於自己的選擇,且樂於自己的選擇,並珍惜它、享受它,就是最幸福的了。因為再好的工作也有人越作越差,再差的工作也有人越作越好。最重要的是能否堅持,很多的路都是在堅持到最後時才走出來的。

 

如果工作就是興趣,那是最好的,因為可以把全副心力放在興趣上,同時也是工作上;但如果不巧,不能透過興趣來謀生,那麼就做一份並不絕對喜歡,但是卻可以保障物質生活的工作,然後用做這份工作的收入來進行自己的興趣,這也是一個聰明的選擇唷!更是將工作與興趣,還有工作與事業都經營起來的好辦法。但同時,不要放棄自己的興趣,而是在工作中注意積累相關的工作經驗,並且進行必要的充電,等到時機成熟, 有了較多的職業資本,將來必有更多的實力去選擇自己興趣所在的工作。

 

如果對於未來還是漫無目的,那麼留任現職,不要隨便換工作是很正確的。但是要如何從工作中找到生活的意義呢?非常簡單,全力以赴,把一份很普通的工作,做到最精緻、最高水準,你就一定可以找到工作的義意。

 

也不要害怕失敗,事實上,沒有一個人想自求失敗,哪一個人不想追求成功?那為什麼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甚至在成功已經達成後還會失敗?許多歷史人物,也是在成功之後才失敗的令人扼腕。其實,我們應該更仔細的了解失敗的原因與過程,透過嚴謹的整理及分析各種失敗的現象,找出主要的原因,來避免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落入失敗的陷阱。

有人問我:「如果妳很有錢,妳還會選擇要工作嗎?」

我的回答:「哈哈哈!當然是要囉!」

因為工作的意義在於發揮智慧與才能、維持家庭經濟、服務人群、貢獻社會,實現生活的目的與生命的價值,正如法國作家紀德所說:「人應該透過工作去熱愛生命。」更何況,擁有一份有意義的工作及計畫我們的免疫系統才得以強化,退化性的衰老力量才會減緩。何樂而不為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pos5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